聚环于思 以境育幼——徐州市云龙区潘塘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持续性教研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潘塘教育幼儿园     2025年10月31日    责任编辑:梦梦     阅读:3420次


  为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发展适宜性教育,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近期,徐州市云龙区潘塘教育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基于儿童本位"的班级环境优化教研活动。

  深析观摩 优化提升

  在孙晋玲园长的专业引领下,教师通过现场观摩与多维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基于儿童本位“的班级空间规划合理性、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方式展开讨论,从教育性、趣味性、开放性等维度深度剖析其多元价值。在完成首轮环境培训后,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环境创设方案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与完善。在此过程中,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创设理念愈发鲜明,幼儿的“参与式留痕”让每个区域环境变得更可看、可探、可说。

  走进班级 看见环境中的学习力量

  经过年级组结合本月主题进行多次的审议和调整,各班环境在不断优化中日趋完善。教师们以儿童发展需求为锚点,深度践行“儿童本位”理念,无论是空间规划,还是材料收集,均全方位支持幼儿深度参与环境创设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深度参与

  环境有艺术

  探究

  区域有重点

  根据《学前教育法》中提出的“幼儿园应当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小班组环境以“温馨、亲和”为基调,着力营造家庭式的成长氛围。教师在环境中大量运用低结构与生活化材料,打造出安全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空间;中班组环境凸显挑战性与情境性。教师精准捕捉幼儿兴趣,以问题为导向,协同幼儿及家庭共建学习场域;大班环境创设的核心,在于支持幼儿自主性与计划性的充分发展。教师通过规划个人计划、时间记录以及持续生成的主题活动轨迹墙,营造出促进前书写、任务意识与时间管理能力发展的主动学习情境。


  深度学习支持

  儿童有参与

  幼儿活动的痕迹,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呈现。走进班级,随处可见“儿童痕迹”,一墙一面仿佛都在说话,各类表征都向大家展示着孩子探索的成果。

  聆听环境背后的思

  在观摩环节中,教师们化身专业的“环境阐释者”与“理念研究者”,其核心并非止于环境展示,而在于深度阐述背后的教育理念、创设意图与支持策略。她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纲,对空间布局的初衷、材料的分层逻辑以及幼儿的潜在学习轨迹进行深入解读。这一过程,既是对个人实践智慧的系统梳理,更是一次激发集体深度思考与专业共鸣的理念升华。

  研讨环节由魏园长主持,引领教师基于观摩实况进行系统反思。通过聚焦“环境亮点”、“实践疑惑”与“可迁移举措”,教师们不仅分享了观察所得,更在集体思辨中实现了个人经验的梳理与重构,深化了“基于儿童本位”的环境创设理念。


  本次“基于儿童本位”环境创设深度教研活动的开展,徐州市云龙区潘塘教育幼儿园成功将静态的环境评比转化为动态的专业成长契机。活动以“观摩·分享·共研”为主线,教师在阐释与反思中,实现了从经验执行到研究建构的角色转变,深化了对“环境作为第三位教师”的理解。此次教研不仅提升了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实践智慧与理论素养,更为园所持续推进“让每一个生命都与众不同”的办园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让环境成为滋养童年、支持发展的生动力量。



1021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