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设立师范专业值得探索

来源:江苏招生考试网     2018年2月7日     责任编辑:蒹葭     阅读:21963次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了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 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提出,要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这一《意见》值得关注的是,明确提出将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综合性大学办师范专业,相比师范院校有学科交叉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教师,这值得探索。然而,这一新探索也面临现实问题,即综合性院校会不会重视师范专业建设?建设师范专业会不会因太强调“学术”,而忽视学生的教育能力培养?综合性院校培养的师范学生有多少会到学校从教?

  目前,在我国教师培养和使用上存在两个现象。一是有的师范院校并不安于师范定位,想脱掉师范帽子办综合性院校,其原因是这些院校认为师范局限了学校的发展,影响了学校的水平。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已经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和课程,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二是我国一些从综合性院校毕业的学生,包括北大、清华毕业的硕士、博士,选择到中小学当教师。对于这些选择,舆论褒贬不一,有的认为这可以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活力;有的则认为这是人才浪费,并质疑学校有高学历崇拜,用名校毕业生装点门面。

  这两种现象在推进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时,都需要高度重视。首先,要分析师范院校为何不安于师范定位。除了好大喜功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嫌弃”师范教育不能出太多学术研究成果,影响学校的论文产出等。毕竟师范教育更重视实践应用的教育。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综合性院校办师范专业,就缺乏积极性,即便办了也可能会更强调学术性。这和综合性大学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存在地位差别是同一道理,专业硕士的规模现在已和学术硕士差不多,但综合性院校的专业硕士教育尚未形成特色。

  其次,综合性院校举办师范专业,要发挥综合性优势,必须重视教学。因为我国综合性院校存在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学校的学科交叉优势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在师范专业教育上——教师会缺乏对师范专业人才的教学研究,而关注如何出科研成果。目前,有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学校普遍的评价是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错,但要适应教学岗位的要求,需要一段“职业化”的过程。

  另外,综合性院校培养的师范专业人才是否愿意从教也是一大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在推进免费师范生政策时,就出现部分免费师范生进校后想换专业,读完后不愿意按服务协议服务的问题。因为有的学生报考免费师范生是为了考进某所大学,并非热爱教育事业,并没有想当教师;还有的则是进大学后发现自己对学师范专业没兴趣;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职业的整体吸引力还不够高。综合性院校举办师范专业,由于学校品牌的吸引力,招生应不成问题,但也要考虑学生报师范专业的目的是今后从教,还是想考进这所大学?

  如何让更多师范专业毕业生愿意选择从教?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高教师待遇。《意见》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做到这一点,对大学师范专业的招生、培养、就业十分重要。


      文字:江苏招生考试网

扫一扫分享本页

1286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