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风,感悟母语美——驿城实小教师观看新教育“中国风·母语美”阅读课程线上公益讲座

来源:驿城实小     2022年4月24日     责任编辑:七月     阅读:805次

  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多年以来,新教育以“营造书香校园”行动来推广阅读的力量。母语教育作为阅读的根基,对于儿童的教育生活也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为了回归优秀民族文化、注重汉语本职特质、坚持儿童本位思想,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吴建英校长提出了“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她坚持以“探索、展示母语美语文教育”为目标,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海门新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国风·母语美”阅读课程线上公益讲座于4月23日上午9时开启,驿城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准时参加并认真记录。

  在公益讲座上,吴建英校长给大家做了从美出发 回到经典——“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的研发与实施讲座,吴校长的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可操作、可实施性强,对老师们今后的母语教学有很大启发;下午的展示课上,陆莉、高峰、张永杰、余慧英、何裕琴、秦飞飞六位老师给大家呈上了鲜活的研究案例和微课,对老师们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一天的线上学习,老师们收获颇丰。此次学习让我们对“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的育人实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让我们清醒意识到,作为小学语文老师,理应设计属于自己的课程,通过删除、增减、整合等形式重整课程内容,打破教材壁垒,凭借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主题单元,拓展语文界限,用“课程”触发儿童精神世界,给与儿童安全、自由、丰富的课程“体验”,激活儿童以另一种全景眼光看世界,从而启蒙精神、习得素养。

  汉语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小桥流水、月落乌啼、杏花春雨、秋月霜天、灞桥杨柳、易水风寒……中文,我们的母语,关乎心灵和审美,关乎感性、物性、天性、灵性,这些微妙的元素,一旦错落了最佳的萌芽期和发育期,很可能抱憾终身。其实,人的大发明、大学问、大艺术,比较理性而言,更与灵性有关,所谓“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绝非笑谈,那么对青少年,尤其是娃娃,哪个更珍贵呢?为什么不让一颗刚出土的小苗苗去尽情地吸纳母语的芬芳呢?那就让我们从美出发,回到经典吧!

  编辑:苑茹玉

扫一扫分享本页

8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