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千载颂苏公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陆明德     2022年11月19日     责任编辑:盈竺     阅读:3017次

  徐州苏堤,建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八月下旬,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长九百八十四丈、宽二丈、高一丈,约为今日的三千一百余米。宋神宗熙宁十年秋,黄河泛滥,逼近徐州。在大水围城之前,郡守苏轼调集五千民工,兵分两路,筑堤抗洪。东路,从戏马台东坡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在小市门外与城墙交会,拦阻从城东泗水河溢出的洪水。西路,从戏马台西侧开始,向西延伸,这段位置与目前的王陵路基本重合。大堤在城墙西南隅外侧(今永安广场附近)向北拐弯,绕过古城西门,向东北延伸,与城墙交会,阻挡从城西汴水河溢出的洪水。筑堤期间,苏轼亲临一线,身披蓑衣,脚穿麻鞋,手持铁鍤,和民工一起挖泥运土。苏轼撰写的《奖谕敕记》记载:“堤成之明日,水自东南隅入,遇堤而止。”历经风雨沧桑,苏堤多次重修,位置有较大变动,现已演变为一条六里多长、宽阔平坦的大马路。目前的苏堤路,是清朝徐州知府邵大业重修,南起云龙山西门,经过苏堤小区,向西北方向延伸,穿过淮海路,经过苏堤大厦,继续向西北延伸,止于故黄河南岸。虽然位置变了,但徐人仍然习惯地称其为“苏堤路”。从“苏堤路”到“苏堤小区”,到“苏堤大厦”,每一个地名都凝聚着徐州人民对老太守的深切思念。

  (陆明德撰稿 原载《三苏文化大辞典》“文物遗迹”条目)

眉山通惠河畔的东坡抗洪图局部

黄楼内的苏公抗洪图

苏轼纪念馆内的苏轼抗洪浮雕

扫一扫分享本页

43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