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街小巷——徐州市铜山区苏师高级中学高一(1)班:杨紫涵

来源:徐州教育在线-苏师高级中学     2024年12月4日     责任编辑:秦风     阅读:1607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又踏上了这条铺满了落叶的路上。这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了多少遍了,它见证了我从牙牙学语到如今的模样,而我也见证它从小巷变成大街的变迁。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小巷,两旁种满了梧桐树。每到秋天来临的时候,梧桐叶便开始随风飘落,每当这个时候走在小巷中,一天的烦恼都随风而去。我给它取名叫"梧桐巷"。我喜欢小巷中的所有景物,就像陶渊明所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那种情感。每次坐在窗前,听着楼下卖糖葫芦的老爷爷的叫卖声,看着站在梧桐树上栖息的鸟儿,就感觉世界是如此的美妙。我多想将这种风景定格保存,但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个曾无人问津的小巷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梧桐小巷从中间被一分为二,小巷的这一半是充满人间烟火的小巷,小巷的那一半则是人潮汹涌的大街。我站在路口,望着前面的繁华,回头看向后面的民间小巷,陷入沉思。这样的大街小巷究竟是好是坏呢?我走向街道的那一端,感受着车水马龙的快节奏,路边的商贩吆喝着,人来人往。而反观小巷的另一端,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惟有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墙将小巷隔开了。

  到了夜晚,街道上的人依旧是络绎不绝,许多周围的住户吃完饭都到那里走一走。我也喜欢与三五好友结伴到那里玩耍,街上有许多新奇的玩意儿,甚是招人喜爱。其中,我尤其喜爱的是街中的秋千椅,每次拿上书,我都能毫不厌倦地在上面坐一整天。但当我读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时,我愣了一下。我突然想到了小巷的另一端。梧桐巷,我曾最喜爱的地方。自从街道建设起来后,我就很少再去那个巷了。明明没有多远的距离,却很少再回去过。我不知是因为什么,但我想我在这端待的时间太久了,也该去另一端看看。

  当我再一次走在那条小巷中,我的心情此起彼伏。看着周边的风景,回忆着曾经在这里快乐的时光,心中多了几分悲凉。自梧桐巷被一分为二后,人们都搬去了街道的那一端,而留在这一端的只剩那些恋旧的老人了。梧桐巷也渐渐地被人遗忘了,路旁的梧桐树依旧存在,但物是人非了。时间不知收手,一边给予,一边夺取,最后只会留下回忆,而连回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树是梧桐树,人非彼时人,尽管小巷被一分为二,但我仍爱这个小巷,无论是街道还是小巷,它们都是我最热爱的地方。

  又是一年秋天,梧桐叶落,我站在梧桐树下,回忆往昔。那些快乐的时光,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我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天,我们一群孩子就会在梧桐树下玩耍,捡起地上的落叶,互相追逐打闹。那时候的我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只有无尽的欢笑和快乐。我们还会爬上梧桐树,摘取那些成熟的梧桐果,带回家给父母做美味的菜肴。那些日子,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幸福和温馨。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巷的面貌也在慢慢改变。一些老房子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一些老邻居搬走了,新的面孔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尽管如此,小巷的梧桐树依然屹立在那里,见证着这一切的变化。它们就像一位位长者,静静地守护着这条小巷,守护着我们的回忆。

  我还记得,每当秋天来临,梧桐树的叶子就会变得金黄,随风飘落,铺满整个小巷。那时候,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踩在落叶上,听着那清脆的声音,感受着秋天的气息。我们还会收集一些落叶,带回家做成书签,或者用来装饰我们的房间。那些落叶,不仅仅是秋天的象征,更是我们童年的回忆。

  现在,虽然小巷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我依然喜欢在秋天的时候,漫步在这条小巷中。我喜欢看着那些梧桐树,感受着它们的气息,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时光。我喜欢看着那些落叶,感受着秋天的到来,感受着岁月的流转。我喜欢看着那些新旧交替的建筑,感受着时代的变迁,感受着生活的变迁。

  尽管小巷已经一分为二,但我依然爱着这个地方。我爱这里的梧桐树,我爱这里的落叶,我爱这里的秋天。我爱这里的一切,因为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是我的根,这里是我的回忆。无论时间如何变迁,无论世界如何改变,我依然会坚守在这里,守护着这条小巷,守护着我的回忆。

  梧桐叶落,又是一年秋天。我站在梧桐树下,看着那些飘落的叶子,感受着秋天的气息,感受着岁月的流转。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那些回忆涌上心头。我想起了那些快乐的时光,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回忆。我想起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感。我想起了我的大街小巷,我想起了我的家和我曾经的世界。

文章点评

  杨紫涵的《我的大街小巷》是一篇充满怀旧情怀和深刻感悟的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带我们穿梭在童年的梧桐巷,感受那份曾经的纯真与快乐。我们一同见证了因时光流逝与变迁带给小巷的变化,感受着作者对于过往岁月的无限眷恋。这篇文章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更让我们开始思考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季节的发展,时代的更迭,个人的记忆,作者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小巷故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家乡小巷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的怀念。文章通过对梧桐巷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从宁静到繁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作者通过对梧桐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时间不仅能够带来改变,也能够带走一些东西。那些曾经热闹的小巷,如今变得冷清;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如今变得陌生。但是,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深的热爱,无论是街道还是小巷,都是他心中最热爱的地方。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情感纽带,一种对家乡的无尽眷恋。

  文章中,作者还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增加了情感的深度。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回忆的季节。作者在梧桐树下,看着落叶,感受着秋天的气息,同时也感受着岁月的流转。这种对自然和时间的感悟,让人不禁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回忆。文章的结尾,作者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那些回忆涌上心头,这种情感的释放,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杨紫涵的《我的大街小巷》是一篇能够触动人心的文章。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也让我们思考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这篇文章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是对家乡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作者的个人情感,也能够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张洁:徐州市铜山区苏师高级中学语文组组长、督导评估中心干事)

作者简介

  杨紫涵,2008年生于安徽省亳州市,初中就读于永兴学区初级中学,现就读于徐州市铜山区苏师高级中学高一(1)班。

       座右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扫一扫分享本页

838 +1
相关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