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教育专著,对陶行知教育精神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对其中的“教学做合一”这一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之方法之理论,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能成为学。由此可见,不管是教育还是教学,都应该重“做”字,“做”是实践,是行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没有行或做为中心的教育,都是假教育。
那么“教学做合一”这一理论应如何落实于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实践性是指语文课程应该以“做”为中心。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六大学习任务群,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必须重视在“做”字上下功夫。阅读,交流,写作,思考,背诵就是语文学科的做,我们要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做一做,聊一聊,德智共生长
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课后有这样一题:“我们的口、耳、手、足能做哪些事?”课堂上问题一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我的小手会写字。”“我的嘴巴会读书。”“我的耳朵会听讲。”孩子们虽然说了很多,但他们的思维局限在了课堂上。
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们的口、耳、手、足,还会干更多更有意义的事呢,下面跟着老师去发现吧!”我带着孩子们向操场走去,看到花园边有一张纸屑。我轻轻蹲下去,捡起那片纸,把纸片举得高高的,问孩子们:“老师的手会干什么?”一个学生说:“老师的手会捡拾纸片。”一个说:“能送垃圾回家。”还有一个按捺不住,说:“老师的手会做好事。”
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中,我发现他们的思维开阔了,便鼓励他们说:“仔细在校园里找寻一下,口、耳、手、足还会干什么?快去探索吧!”孩子们立刻向四面八方散去,过了几分钟,他们得意洋洋地回来了,见到我迫不及待地汇报:“老师,我的小手能帮别人捡球,我还听到他给我说谢谢呢!”“老师,有一位高年级大哥哥,他的脚会踢球,一下就把球踢进门了。”“老师我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汽车喇叭声,鸟叫声,还有同学们的笑声。”“老师,刚才智博摔倒了,我用手把他扶了起来。”……汇报声渐渐低落下来,我又顺势引导:“有了能干的口、耳、手、足,我们校园变得更加温馨,更加美好!那么在家里,它们又会做什么事情呢?请每个小朋友回到家找一找,做一做,明天来学校说一说吧!”
第二天还没上课,有几个小朋友就跑到我跟前告诉我:“老师,昨天我给爸爸捶背了,我帮妈妈洗碗了。”“我教妹妹背古诗了。”“我跳舞给奶奶看了,奶奶夸我跳得好。”……看着孩子们满脸的喜悦,我能想像到昨晚发生在40个家庭里幸福温暖的一幕幕。是呀!事怎样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样教,这里有行动,有语言,有思想,有智慧,有美好品德的滋长,这就是德智共生长的“教学做合一”。
做一做,写一写,体验中会表达
看到《教学做合一》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又不禁想起教三年级学生写“看图写放风筝”这篇习作的事情了。
三年级下册习作二,是看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按一定顺序写好放风筝这件事。我想:图画是静止的,是瞬间的定格,如果学生缺少放风筝的生活体验,他们如何能写好放风筝这件事,更别说写好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了。写好应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
经过了解,这个班里果然只有几个学生会放风筝,于是我让这几个学生做组长,其他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让他们明天都把风筝带到学校里来。第二天语文课,学生们高举着风筝,兴高采烈地跟我来到操场上。
我让组长做小先生,一个一个地教组员放风筝,小先生讲述示范,学习者模仿操练,其他同学观察记录。渐渐地有风筝飞起来了,不久有更多的风筝飞上了蓝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笑容也愈发灿烂。
有了放风筝的切身体验后,再引导他们交流放风筝这件事,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他们好像专业摄影师慢镜头、快镜头、特写镜头一一呈现,“拿、举、拉、扯、跑、喊、抛……”这些动作全被捕捉。之后,我又引导他们用“一会儿……一会儿……”“先、再、又、接着、然后、最后”使这些动作连贯起来,看图写放风筝的重难点就这样突破了。这节课,孩子们在玩、学、看、思、说、写的实践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次习作的任务。
陶行知先生指出:“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不带着学生去做做放风筝这件事,说与写也就成为空虚不着地的训练,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与《语文课程标准》高度一致,与语文学科教学特点相吻合。作为语文教师,只要能认真领会,积极行动,一定会迎来语文教学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