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
云龙区两所学校
迎来了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中期视导
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徐州市经十路小学
江苏省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叶水涛,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处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黄文峰,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顾长明,盐城市串场河小学党总支书记赵淑明,徐州市教科院教研室课程教研员韩秋红等专家莅临学校开展项目中期视导。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23年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和徐州市经十路小学联合立项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新时代儿童美育的创意学习”。
项目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核心理念,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通过创意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完整经历“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培养未来所需的审美素养与创造力,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人生幸福奠基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构建了综合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大美育”格局,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活动现场,创意展示的“彭城密码”,校民乐团激情澎湃的《庆丰年》巡演,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三十余项美育创意活动,充分展现学校丰富厚重的美育实践,让人以沉浸式体验感受徐州历史文脉的当代活力,赢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赞誉。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江苏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季春梅,扬中市教师发展与管理中心副书记、正高级教师潘金城,泰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原副处长赵长有,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党总支书记严瑾,徐州市教科院院长助理高青等专家莅临学校开展项目中期视导。
2023年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和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联合立项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培养数字素养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项目聚焦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数字化改革,围绕“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核心目标,通过课程开发、实施路径探索、评价体系构建、资源平台搭建四大任务,推动信息科技课程与数字素养教育的深度融合。目前已完成了小学3~6年级数字素养信息科技课程内容框架设计。
视导现场精彩纷呈。陈玺阳老师执教《机器学习初体验》,学生们积极互动,踊跃提问,课堂氛围热烈。随后,人工智能探究小组的学生代表分享《我的人工智能之旅》,展示了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成果与感悟;信息科创探究小组的学生代表以《数字赋能共创未来》为题,汇报了小组在数字创新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沙龙环节,张松名师工作室成员围绕“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展开深入讨论。
近年来,云龙区以“走向儿童的项目群”建设为核心,通过系统推进42个省级内涵建设项目,构建起“政府主导、科研引领、校际联动”的区域教育治理体系,治理方式转向专业引领、发展模式聚焦内涵建设、质量格局迈向优质均衡。2024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面向未来,云龙区将持续深化五育融合课程改革,着力打造立足儿童发展、彰显区域特色的基础教育创新高地,为新时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实践范本。